色紡是指兩種及兩種以上顔色的纖維進行混紡(包括本色纖維與其他染色纖維的混紡),無論是哪一種色彩的色紡都是通過增減本色纖維的比例來調節色紡紗線顔色的深淺。與本色紗相比,色紡紗有很多優勢,能實現本色紗染色不能達到的朦胧、立體效果,生産過程相對環保、節能等,因而備受人們的青睐。目前,國內的色紡紗錠數與棉條筒的數量需求呈快速增長的趨勢,一些本色紡紗企業紛紛轉向色紡。色紡生産技術源于本色紡紗技術,但通常的棉紡技術並不能滿足色紡的個性化。
色紡並條個性化需求:
色紡生産技術源于本色紡紗技術,卻又不同于本色紡技術,其更加追求個性化。體現在並條工序中可有以下幾點:並條的並合功能主要是爲了改善棉條的重量不勻,而色紡並條不僅要保證重量均勻,更要保證沿棉條長度方向的色比均勻。當采用異色條混並條工藝時,如果只是保證重量均勻而色比不均勻的話,色紗做成的織物會出現色起橫。其次,色紡並條要承擔調色補色的功能,這是色紡工藝的關鍵性技術。對准標樣是色紡的初步工作,色不准則前功盡棄。生産前雖經打小樣確定色比,但投料生産後仍會有色差,這就需要並條時調換1根~2根喂入棉條進行調色補色。再次,通過補色棉條修色時,補色棉條的定量要根據需要精准調節,這就需要並條機的牽伸倍數可精准調節。另外,小品種、多批量是色紡紗的特點,而許多品種的翻改是通過調節並條工藝參數來實現的,每班需要調整數次。因此要求並條機工藝變換快捷方便,以適應色紡需求。飛花介入紗體中形成紗疵對色紡紗的危害要比本色紗嚴重,而異色飛花形成的紗疵危害更大。
並條個性化讓色紡多姿多彩:
相比本色紡,色紡並條斷條自停功能更重要,斷條不僅會出現輕定量棉條,還會産生片段缺色或少色棉條。色紡並條斷條自停功能需個性化處理,重要的是將反光式斷條自停改爲對射式斷條自停。本色棉條和有色棉條都能隔離對射光,因此對射式斷條自停既適合本色紡的本色棉條,也適合色棉條,能避免反光式斷條自停因深色棉條不反光而誤判的錯誤。
色紡並條斷條時,對于因自調勻整自動補償重量繼續生産而導致片段色比失控的問題,增設對射式斷條自停把關道數是有效的解決方法。紡本色紗時,帶自調勻整裝置的並條機通常用于末並把關,但色紡采用條混工藝時,帶自調勻整裝置的並條機用于混並前的單色預並會更好。即異色生條混並之前,先將其分別預並,用自調勻整功能改善單色生條的均勻性,保證之後混並時混色條不僅重量穩定,而且色比也穩定。
由于打樣對色、小品種翻改導致色紡棉條重量須頻繁調節變動,並條工藝變換能否精准快捷對色紡生産至關重要。普通並條機工藝變換時需調換工藝齒輪,頻繁調節工藝的工作量較大,工藝齒輪調換是有級變速,不能實現無級變速。有些帶自調勻整裝置的並條機,不調換牽伸齒輪,只須輸入數據,由伺服電機承擔牽伸調節,就可做到精准快捷。
色纺纱大都是高精梳比例,并条易出现输出棉条打折现象。色纺与本色纺不同,染色纤维具有强力低、易断裂、抱合力差等弱点,更容易因张力牵伸而恶化条干。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尽可能减少张力牵伸,允许棉条轻微打折,以经过粗纱牵伸区后可消除棉条折疵为原则。棉条离开棉條筒,向上经过粗纱高架,通过自重牵伸再进入粗纱后牵伸区消除轻微的棉条折疵,可避免增加并条前张力牵伸带来的条干恶化。
雖然色紡並條的本身存在一些弊端,但是通過相對應的優化措施可以解決色紡技術存在的問題,滿足市場對色紡並條的個性化需求。